3)第121章 行军、一路反响(3)_回到明朝做千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此时下属对总兵的称呼,黄来福只是个副总兵,还配不上军门的称呼,不过杨参将为了拍黄来福的马屁,便称黄来福为军门。

  五寨堡斥侯兵,早己把镇城附近,可以扎营的地方详细报告给黄来福,在西边方向,离镇城几里远的明堂川河,后世叫榆溪河边可以扎营。这条河,和西面流来的黑水河在南边的银川堡汇合后,便成为大名鼎鼎的无定河。

  当下五寨堡军队,便在明堂川河边扎营,辅兵和战兵们一样动手,忙个不停。后面跟上来的商队们,也纷纷聚在军营下游,取出自己的帐篷扎营,河边一片的人叫马嘶声。

  大明军队野外扎营,条例己经非常成熟,五寨堡军队平时的训练,早己演练多时,很快,一座完善的营地,便出现在众人眼中。

  只见军营四周都是临时的木墙,木墙分为两层,每层都有木板,木板上层可以让士兵巡逻放哨,下层可以存放防御武器和让士兵休息。

  营地内,按每局百人分布,一局为一营区。营帐两两相对,在营帐的周围和营区之间都有排水沟。每一营区还挖有一个公共厕所,厕所的位置离水源和贮藏粮食的地方有一定距离,但离营房不远,方便官兵上厕所。扎营后,严禁士兵在各个营区之间乱窜,本营区以内也不许各个帐篷乱跑。

  军营内己开始准备晚上的晚饭,不时冒出袅袅炊烟,黄来福则是换上便装,带了江大忠等十几个家丁,出去考查延绥镇当地的情况,黄来福在五寨堡出发之前,己经了解了沿途一些情况。

  依黄来福后世电脑资料,眼下的延绥镇城一带,后世称为榆阳区,面积有705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40万亩,林地494万亩,牧草地328万亩,以榆溪河水系为主,遍布大小河流百余条,可利用的土地资源较多。条件可说是比五寨堡好多了。

  特别是榆阳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区内有探明原煤储量300亿吨,且为优质环保煤。另还有国内外罕见的精品岩盐矿藏,探明储量达万亿吨,可以大规模地用于民用或工业上。在大明朝,这盐可是非常宝贵,这盐矿开出之来的话,就发了。

  不过此时的延绥镇城附近,只是以军队商业为主,商贾们云集镇城一带,供应军队所需,农业、牧业及矿业的开发很浅,特别是眼下延绥镇大旱多年,沿着明堂川河边的田地大多抛荒了。除了那些衣着光鲜的商人外,那些见到的民户及军户们,大多是面有菜色,衣衫褴褛。

  这个延绥镇城一带,位于两道长城之间,算是风沙草滩区了,举目所望,地势平坦。或许是连年干旱风沙,就是明堂川河边,都是多沙石,不时可见胡杨及红柳树,和后世的榆阳满是绿意一点不同。

  “如果是自己来镇守延绥,该如何开发建设此地呢?”

  看着慢慢西落的太阳,黄来福心想。

  请收藏:https://m.biquge0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