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零七章 寿亭侯府的密谋_穿越知否混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元长生,你要搞清楚你的地位,你不过是侯府的家奴,有什么权利在这里指指点点。”

  在盛长槐和太后,以及太子于国舅府中密谈之时。在另外一个被个别攀附刘贵妃的官员也称之为国舅府的寿亭侯府,除了寿亭侯之外,刘贵妃的姐姐,姐夫,刘氏一族在军中,朝中的重要族人,王家的王老太太,宁远侯府的秦太夫人,还有宁远侯府的三郎顾廷炜,东昌侯,扬州封家封厚,加上因刘贵妃的缘故进入中书省的严相公,十几号人共聚一堂,也在商议着一些机密之事。

  而他们谈论的内容,赫然便是于官家寿诞之日谋逆的事情。

  盛长槐猜的不错,前些天在秦风路捷报传来之时,刘贵妃的谋主元长生就给刘贵妃建议,于官家寿诞之日发动谋反,已经得到了刘贵妃的认可。

  除了刘家三姐妹,在座的大部分人,都是第一次听到刘家人想要谋划宫变的事情,每个人脸上的表情都不甚相同。面带激动的有之,惊天骇俗者有之,跃跃欲试者有之,细察之又有细微的差距。

  比如刘家族人,则是最激动的一波人,刘氏一族本就是禹州小家族,人数虽然不少,但族中却没有可堪大用者,除了一个以秀才之身被刘贵妃安插到户部做杂官之外,大部分都是进入军中,倚靠刘贵妃的姐夫,成为军中基层军官,这也是刘贵妃的姐夫能够掌控禁军宿卫的原因。

  他们激动的原因莫过于想到永王登基之后,刘氏一族便是后族,除了皇家之外排名第二,至少在永王成年亲政之前,以刘贵妃只信任自己人的性格,必然要大用刘氏一族的人,无论是从文还是从武,至少在座的这几个必然前途光明。

  而面带惊骇之色的,便是王太夫人和严相公这样的文官或者文官家卷,俗话说,秀才造反,三年不成,虽然同样是投靠刘贵妃的,王太夫人从来没想过参与到谋逆的事情中去,虽然她不知道刘贵妃的把握有多大,但她很明白,无论刘贵妃事成与否,王家日后的日子都不会怎么好。

  别看这两年刘贵妃对王家颇为倚重,那是因为王家还有用处,等到刘贵妃谋逆事成,永王的皇位稳固,王家就没有那么重要了,自家儿子那个礼部尚书已经是极致了,哪怕是刘贵妃她们也能看出来,自家儿子能力有限,实际上王家现在已经没有多大作用了,之前刘贵妃拉拢王家,是看重了王家的人脉,但实际上王家替刘贵妃拉拢的文官聊聊无几,毕竟王老太师当年身处高位,没几把刷子,也做不了王老太师的门生,自然能看出永王无法成为储君的事实,故旧就更不用说了,人走茶凉,没多少人情可言,尤其是韩大相公一直对外流漏出支持太子的态度。

  一旦刘贵妃事成,王家没了用处,王家舅哥

  请收藏:https://m.biquge0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