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三十七章 南郑新家_藏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来看看。”

  裴三娘最关心的是给李腾空她们找住处,她当然是关心清羽,这可是她看中的儿媳,相处一段时间,发现她非常善良孝顺,简直就是上天安排给她的儿媳妇。

  李邺来到东院,也吓了一跳,东院居然是一座道观,应该是新建的道观,占地约四到五亩。

  “好像有牌子!”

  李邺走到正面看一座主堂的上方,确实挂了一块大牌子,是天子李亨手书的‘三清殿’。

  “大唐所有皇宫都有道观!”

  独孤新月走过来笑道:“路上我就在想,南郑宫应该也有一座道观,这其实是皇宫内供奉李氏先祖牌位的地方,但又觉得可能比较仓促,来不及修建,没想到真有道观。”

  说到供奉先祖牌位,李邺这才理解为什么会有道观,李氏皇族可是把老子李耳奉为祖先。

  李邺又看了看前面的香灰铜鼎,里面很干净,笑道:“修好后还没有使用呢!”

  裴三娘连忙道:“阿邺,西院给女护卫居住吧!”

  李邺点点头,“可以,公孙大娘和她的徒弟们也可以住在西院。”

  “那我去把伱大姑找来。”

  “娘知道她们在哪里吗?”

  裴三娘点点头,“我知道,她们去了六安观,南郑县我很熟,六安观太小了,她们根本住不下。”

  裴三娘坐上马车匆匆去了。

  李邺这才跟随妻子来到后宅,顿时把李邺吓了一跳,后宅是以一座五亩大的湖为中心,环湖修建了十二座小院,每座小院占地约一亩,中间是主院,占地三亩,由一座两层楼和一座阁楼组成。

  每座小院都修建得很精美,各具风格,所有的小院都用一条带屋檐的长廊连接起来。

  这完全就是量体裁衣,为天子李亨和他的嫔妃们打造的,每个嫔妃住一座小院,李亨住在主院,但这么多院子对李邺有点太多余了。

  独孤新月笑道,“咱们东西很多,住不了人就放东西吧!其实女护卫们也可以住进来。”

  李邺府上有十二名女护卫,分三班昼夜保护李邺的家人,原本让她们住西院,但住在内宅也可以。

  李邺点点头,“先暂时住一住吧!等我拿下张掖,咱们就搬到张掖去,在那边造一座真正的王府。”

  内宅的事情自然有独孤新月安排,李邺又去了后军元帅府,这里便是原来的临时朝廷,数百名官员挤在一座占地二十亩的官衙内办公,现在改为后军元帅府,主管后勤。

  说是后勤的官衙,实际上就是河西陇右节度府,只不过还得在秦州再设一座节度府,朝廷方面也能交代。

  前期过来的刘晏已经将官衙都安排妥当,李邺的官房也有了,在官衙最里面,是一座占地一亩的小院,有个小院子,左右参军房,正官房、参谋室等等。

  李邺有两名记室参军,一个是季广琛的长子季寿春,另一个是堂兄李洵推荐给他的,南郑县主簿温景年,唐朝名臣温大雅的玄孙,和李洵明经同科,和李洵关系极好。

  两名记室参军,季寿春负责军,温景年负责政,他们的职责是整理文书,甄别轻重缓急,把最重要、最急切的及时呈交给李邺。

  另外还要负责替李邺草拟各种文书。

  两名记室参军都是二十余岁,季寿春今年二十五岁,温景年二十七岁,两人都精明能干,文采出众,人品也很好。

  官房内,李邺接见了第一个手下,那就是李白,李白是跟随张平回到襄阳,正好遇到了大迁徙,李白当然才华横溢,只是因为他性格骄傲,所以屡屡得罪人,二十几年来混得很不如意,现在已经五十岁了,依旧一事无成。

  “卑职参见殿下!”

  李邺笑眯眯请李白坐下,对他道:“本来我是想请先生办报,但现在条件还不具备,不如先生先替我办学吧!”

  “殿下是让我当教授吗?”

  “不!不!是出任学官,在梁州创建一所学府,让散居各地的河西陇右的士子们有一个安心读书的地方,再从中替我选拔人才。”

  李白沉吟一下问道:“请恕卑职冒昧,卑职这个学官类似于太学学正吗?”

  太学学正只是八品小官,如果岐王最后给自己只有八品官,那李白真的就无法接受了。

  请收藏:https://m.biquge0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