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五十六章 曲线劝谏_藏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来的皇帝都要标榜自己勤政爱民,所以就算不愿意也得捏着鼻子跟随。

  但总有能摸准龙脉的高官,他们会变着花样讨好上意,比如,他把鼓架子设三米高行不行,你踮起脚都够不着。

  还有把鼓槌专人看管,保证你有权力敲鼓,但不保证你能拿到鼓槌。

  还有改良过的大鼓,你敲响的鼓声还不如扯开嗓子喊得远。

  总之一句话,普遍人说几句难听的话,别人都会跟你急,指望当权者天天听人提意见,怎么可能?

  李邺现在年轻有为,锐气十足,所以他要搞谏议匦,大家也随他,听取四方名流意见。

  李邺和众人见了礼,在主位上坐下,刘晏笑道:“殿下来了,我们就开始吧!”

  今天是初一,是每月最重要的晨会,有事没事都要举行。

  李邺点了点头,示意可以开始了,刘晏笑道:“今天没有什么大事,但正好各地难民安置报告都到了,我给大家简单说说,到十一月下旬为止,我们一共安置难民二十七万七千户,人口超过百万,但这里面不包括邓州的难民,基本上各州都有安置,其中襄州和荆州最多,两者加起来超过一半,襄州安置了八万三千户,荆州也安置了七万一千户。

  到目前为止,依旧住在帐篷内的难民大概还有三千户,我已要求相关各州必须在十二月上旬全部解决,然后累计赈灾粮食发放了四十万石,钱拨付了近七万贯,可能明年二月左右,还要再拨付一次钱粮,就差不多了.”

  邓州的难民之所以是特例,是因为邓州是战场,燕军一杀来,百姓就向南逃,燕军一撤退,百姓又可以回家,这样来来回回太折腾,刘晏就提出一个‘离土不离乡’的方案,主要就是贯彻李邺提出的‘耕战思想。

  老弱妇孺不折腾,就留在襄州,把所有青壮男子按照县乡组织起来,带着兵器和农具,集体回家种田,种完田后再集体回来,有时间还可以回家打理一下房子,农闲时还要进行军事训练。

  李邺见王昌龄有些欲言又止,便笑问道:“王司马是不是要说点什么?”

  王昌龄歉意地看了一眼刘晏,刘晏微微笑道:“我只是召集人,司马尽管畅所欲言!”

  王昌龄沉吟一下道:“昨天下了第一场雪,我建议大家上街去走一走。”

  李泌当即表示赞成,雪后考察民情,历朝历代都是官德的一种,做秀也罢,解决实际苦难也罢,都是应该做的事情。

  李邺点点头,“王司马这个建议非常好,这是我们来襄阳的第一个冬天,有什么事回头再说,我们分头上街!”

  不多时,五辆马车驶出了官衙,在骑兵的护卫下,向各个方向驶去

  与此同时,一辆宽大的马车也从李邺府中驶出,几名护卫骑兵跟在两侧,马车在街头缓缓而行。

  独孤新月的肚子已

  请收藏:https://m.biquge0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