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二十三章 瓦罕走廊_藏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到零度以下了,士兵得穿上厚衣,在裹上厚厚的皮氅。

  封常清的脸色十分严峻,始终凝视着前方,一眼不发。

  李邺找个机会问道:“封长史似乎很焦虑?是担心朅师国有吐蕃驻兵吗?”

  封常清缓缓道:“朅师国年初还有两万吐蕃驻军,但我们得到消息,到五月时,朅师国的吐蕃驻军已经降为三千人,这是一个机会,所以我们要抓住这个机会,彻底从婆夷水南岸切断吐蕃军的西进之路。”

  “吐蕃就只有这一条西进之路吗?”李邺又问道。

  封常清点点头,“他们就只有这一条路,等再过两年,我们再夺取大勃律,这样一来,就彻底堵死吐蕃军的跨越葱岭之梦了。”

  “那封长史又为何忧心忡忡呢?”

  封常清叹口气道:“我担忧的是天气,边监军病倒导致我们出兵比原计划晚了一个月,如果顺利的话,我们还能及时赶回疏勒,可稍有不顺利,我们就得在朅师国过冬了,一万多人的粮食给养怎么办?”

  李邺淡淡道:“封长史携带五千头骆驼,不光是为了运载补给那么简单吧!”

  封常清深深看了李邺一眼,点点头,“骆驼也是一种粮食,其实真到了那一步,还有别的办法,只是这些办法都有违我的原则。”

  李邺大概猜到了,别的办法就是抢掠,他笑了笑道:“我们尽量争取顺利!”

  瓦罕走廊东段比较狭窄,只有三到四里宽,都是砂石路,寸草不生,虽然条件十分艰苦,但这里却是丝绸之路南线的必经之路,从汉朝一直到隋唐,西方粟特商队就是沿着乌浒河和播密川进入瓦罕走廊,穿过葱岭后抵达疏勒。

  所以队伍抵达大龙池时,遇到了好几支粟特商队,这些都是今年最后的商队了。

  大龙池是乌浒河的发源地,也是瓦罕走廊上最大的一座湖泊,淡水充足,这里有一个小镇,二十几户人家,可以在这里进行补给,大军也在这里休整一天。

  李邺也意外遇到小史国的商队,就是和他们一起从河西过来的那支商队,首领叫做史莱特林。

  “请问小李将军,唐军是要去哪里?”史莱特林问道。

  李邺笑了笑道:“执行任务,不能泄露,请史老汉谅解!”

  史莱特林连忙摆手道:“我不是要打探机密,我是要告诉伱们一个重要消息,前面的昏驮多城有吐蕃军驻扎,你们可能不知道。”

  李邺一惊,连忙带着史莱特林来见封常清。

  封常清听说昏驮多城有数千吐蕃军驻扎,也大吃一惊,他急忙问道:“夏天还没有吐蕃军,怎么现在就有了?”

  “小人也不知道,只是听其他商队说的,那边的吐蕃军要收过路费,一头骆驼要收一枚金币,大家都怨声载道。”

  封常清又问了几句,这才把史莱特林打发走了。

  封常清腿上略有残疾,一瘸一拐在大帐内踱步,神情焦虑之极。

  他叹口气对李邺道:“我们情报有误,只知道朅师国的吐蕃军减少,却不知道吐蕃军已经过了多拉山口,进入播密川了。”

  李邺问道:“昏驮多城很重要吗?”

  封常清点点头,“昏驮多城又叫黄金堡,位于我们前往多拉山口的必经之道上,城池倒是一般,但地势十分险要,吐蕃军扼守黄金堡,我们恐怕就走不了这条路了。”

  “那取消朅师国之战呢?”

  封常清苦笑道:“席元庆已经率三千军队走小勃律前往朅师国,如果我们取消这次行动,席元庆和三千弟兄恐怕就回不来了。”

  李邺沉思片刻道:“昏驮多城是不是也扼断了播密川谷道?”

  “那倒没有,那边的谷道宽五十多里,昏驮多城位于播密川河南岸,那边地势虽然险要,但商队完全可以走播密川河北岸,不用经过昏驮多城。”

  “那吐蕃人怎么收过路费?”

  封常清想了想道:“可能是吐蕃军在播密川河北岸修建了哨卡,再派出军队拦截,商队就不得不走哨卡。”

  李邺笑道:“如果我们先灭了这支哨卡,是不是可以骗开城门?”

  封常清明白李邺的意思,他沉思片刻,终于点了点头。

  周末加更一章,向大家求求月票!恳请书友们支持。

  请收藏:https://m.biquge0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