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05章 2217章 儒学,儒道_出笼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处的。修道过程中,确保心境稳定,戒骄戒躁,自知如何在红尘中摆正心态,排除不良信息影响,能一口正气坚守原则——也就是儒修中所谓的浩然正气。

  当然,在道典之外,左边有一捆竹简叫做《治学》,卫铿就不敢恭维了——强调教化,强调理顺人心,明天理。

  卫大刁民片面的挑刺:这是修士们占据强势的位置,通过交流,让弱者实践自己理念。

  卫老爷是仔细的看过人间疾苦的,一捧粮,一吊铜钱,一捆皮毛,一小包药材,世人苦恼,怎是一本治学就能解决的?这些儒生们自己食气养精,脱离烟火,非实事求是。

  总体来说,儒道治理对凡间百姓“驯、用”策略,要求凡人在困苦中安贫乐道。

  就如同面前这个学院外堂的腐儒们:强调儒理,对其他学派贬斥作为下品。

  当卫铿在书院的闲书阁中,翻阅机关术,农学,每每被这些老腐儒逮住时,都是被好一番训斥。——卫铿当然不会和这些凡人儒生们计较,对卫铿来说,他们也是被儒门控制了一生可怜人。

  卫铿:修士自己儒修的是儒学,但是在凡夫俗子中传的是儒教。

  儒学是学术理念:是包容例如孔子曰“有教无类,三人行必有我师”。

  儒教是传播教义:是排他的教义,如“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看通了这一点后,卫铿在学堂中对竹简上文字,也就兴意阑珊了。之所以还留在这里,纯属是熬资历。

  …对于这片大陆上读书人来说,文章就是食,所以“彭铿斟雉,帝何飨?”…

  三年的学堂,很快结束了,从学堂中结束后,那些身上文牒有地方官画上了勾,可以加入科举进行仕途之路,但卫铿这情况也是可以考的,因为卫铿又供奉给了书院一笔资产后,在乡试名单上也就加了卫铿的名字。

  只是,卫铿几炷香后,用神念扫视了一下才知道,自己落在了另一张名单上。在考试时候,自己会拿到只有考官才能分辨出的纸质试卷,而这张卷子必然是落榜的!

  无他,哪怕是乡试中榜,考官们也都是倾向于本地学生,至于商贾之子献上家财来考试的,那是笑纳了,但是批改试卷时则是“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

  搞清楚这一点后,卫老爷点了点头,于是乎在考试时改一下纸质!

  在考堂中,卫铿拿着竹制墨笔,奋笔疾书,嗯,按照八股文格式照抄的答案。

  八股文——这个是最规范的文本,类似于文言文版本申论。只要将自己的观点按照一定的格式进行阐述就行,例如第一段抛题,然后第二段引导论,再然后是引例,古例,今例各举一例,最后站在公平角度上,再填上自己一小点额外意见。啧啧,这就是一篇漂亮的文章。对

  请收藏:https://m.biquge0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