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六八章 施政要领_重生寡头1991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一种精神生活上的享受。反过来,你再看看如今的远东,主要的媒体机构完全掌握在郭氏集团的手中,而每日里电视中所播放的,则完全是来自中国、日韩》美尤其是俄罗斯联邦的影视剧。如果这种状况长期的维持下去,那么远东人心中那种地域性的归属感就会随着经济地发展而逐步减弱,直到最后消失无踪。此前。美国人到远东搞影视拍摄,而下一步,他们将会将这方面的东西大量倾销过来,以美国式的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远东人的思维方式,所谓的文化入侵,也就是指的这种状况。”

  “文化入侵?”郭守云也承认自己不是治政施政的料子,一个人即便是再自信,也不能把自己当成无所不能的神。否则那就不是自信而是盲目自大了。而在一个国家地日常工作中。除了经济建设的工作之外,还有其他的很多内容。比如教育政策的制定,文化政策的制定,国家统战策略的制定等等等等,试想,这么多的问题堆积在一起,郭守云自己一个人怎么可能全盘的把握起来?他即便是诸葛亮再生,估计也没有那个本事吧。

  “怎么?瞧不起这个问题?”扭过头来,瞟了枕边的男人一眼,叶列娜笑道,“告诉你,对于如今地远东甚至是整个俄罗斯联邦来说,这个问题才是关键中地关键。尽管我仇视布尔什维克党,但是却不能不钦佩他们的施政策略,在他们地施政纲领中,几十年如一日的牢抓一个问题,那就是国民思想,正因为如此,过去几十年间,苏联国内的一大堆社会问题,才会令西方那些社会学家们看不透、摸不着、研究不明白。爱国主义也好,英雄主义也罢,说到底,它们都是一种思想引导的手段,这就类似与宗教信仰,以一种思想为准绳,将整个国家上亿民众牢牢的捆绑在一起,同时呢,在这个过程中,再不间断的宣扬扩大国家外部矛盾,让每一个人都产生一种印象,即自己生活的这个国家,时时刻刻都处在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威胁下。如此一来,国内的任何阶层矛盾,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得弱化,甚至是遮掩。在前苏联时期,所谓的生活物资短缺、政府官员腐败问题是从八十年代才开始的吗?很显然,答案不是这样的,毫不客气地说,从斯大林时期,这些问题就已经出现了。可为什么当时联盟内部没有出现八十年末的政治危机呢?在我看来,其主要原因不在别的,就在于联盟在国民思想把握方面做的工作很牢靠,大量的社会问题都被人为的掩盖起来了。而随着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这一工作成果从根本上被放弃了,戈氏对外寻求与西方国家的合作,而且喜欢片面夸大联盟同西方国家的友好关系,对内呢,则是极力的宣扬改革,在

  请收藏:https://m.biquge0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