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八六章 斗智_重生寡头1991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华盛顿特使基辛格先生就某某问题展开友好协商,并达成某某合作意向,双方协商的氛围如何如何融洽云云。而在这些报道的后面。再缀上郭守云翻看文件时拍下的现场照片。从而进一步证明报道地真实性。

  类似这样的猜测绝不是捕风捉影,在外交政治场合下。\\\\\\此种陷阱可以说是数不胜数,郭守云前世经常看到这样的报道:往往是某一国的媒体上登出消息,然后涉及这一消息的另一国立刻出面反驳,双方基于这么一个消息大大口水仗,最后弄的结果是信的大有人在,不信的同样大有人在。

  郭守云为人已经够小心地了,他每迈出去地一步可谓都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可即便如此,今天仍旧是险些落进了陷阱里,要不是霍多尔科夫斯基不失时机地那一声咳嗽,他这一回所面临的麻烦恐怕就大了去了。

  至于说这些麻烦具体是什么,郭守云几乎不用想也能明白。像基辛格这样一个美国政客出面为郭氏解决商业利益问题,而且解决的地点,还是在克里姆林宫内,这样的事实表明了什么?他郭守云在背后与华盛顿达成了什么样的协议,或者说他们在策动什么样的政治阴谋?这样的事情,列宁格勒那边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猜测,北京同样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猜测,而这种猜测无疑对郭氏集团非常不利。^^^^当然,面对这种局面,郭守云也可以出面否认,但事实是,且不说他的辟谣之举能不能彻底打消各方的顾虑,就说到手的东西吧,如果信封里装的真是涉及王安公司的收购文件,那么他的否认还有什么价值?难道他舍得彻底放弃王安吗?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换句话说,眼前这个信封对郭守云来说,无疑就是一个潘多拉魔盒,只要他打开了,成堆的麻烦就会像魔鬼的诅咒一样纠缠上他,除了彻底向美国人靠拢之外,他似乎再没有更好、更保险的选择了——而美国人所希望看到也正是这一种结果。

  几乎是在看在记者的那一瞬间,郭守云便意识到这信封自己必须要,同时呢,又绝不能在这个场合下打开。不过话说回来,这样的想法是很好的,可做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试想,他总不能随手把信封装进兜里,然后嬉皮笑脸的给人家来一句“里面东西我回头再看”吧?这样的做法也太幼稚了,不说别的,这种外交场合下出的洋相要被人传出去,他郭守云还要不要面子了?不要忘了,这是基本的外交场合,而他郭守云也是一个有身份的人,那种与他身份不符的举止,他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做的。\\\\\最重要的是,那样的做法等同于退缩,等同于面对挑战时做了逃兵,这是一种懦弱的表现,郭守云也不屑为之。

  “怎么办?怎

  请收藏:https://m.biquge0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