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80章 成为行省_支教五年,大明成了日不落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激动。

  远征倭国得胜的军师,远远比当丞相在历史上留下的名声大。由此看来,皇帝剥夺了他中书省丞相的职位,让他跟着燕王来打倭国,他绝对是赚大了。

  “现在倭国百姓纷纷请愿,要求倭国加入大明,成为大明百姓,我们是不是应该顺水推舟,接受他们的请求?”胡惟庸转换了话题,问道。

  “答应了之后趁势在倭国建立行省,然后派遣官员驻守。那样倭国就直接是我们大明的一个行省了,不用再像高丽那样浪费时间。”

  “现在高丽国已经成为大明的高丽行省,再加上倭国行省,大明就有十七个行省了。”

  此时明朝的版图是,十三个布政使司,加上两京共十五个,加上高丽和倭国行省,就会变成十七个。

  “不可。”朱棣想了想道,“我们在倭国,还是要用对付高丽行省的办法。如果我们在此地留下大明的官员,恐怕没法让倭国百姓人心彻底归附。”

  “如果不能让他们彻底人心归附,倭国迟早有一天会叛乱。”

  “而且伱以为那些带头的倭国藩主,是真心归附我大明的?他们也是为了利益。至于那些请愿的百姓,也是在藩主的胁迫之下来请愿的。”

  “虽然《弥生战国志》已经让他们有了自己是炎黄子孙的观念,但这些观念为时尚短,还没有深深扎根,且仅仅是观念还不够的。”

  “而且此地除了炎黄子孙外,别忘了,还有当地的原住民,也就是大和族。”

  “所以此时的倭国局势,还远远没有达到,派遣一个大明的布政使司,就能管理好地步。”

  “殿下英明,真乃历代皇子中少有的英才也!”胡惟庸道,“殿下打算怎么办?”

  “还是用华云龙在高丽行省用的办法。”朱棣道,“我带过来的军士,全部都不用回大明,鼓励他们在此地落地生根和倭国女子联姻。”

  “此计甚妙。”胡惟庸道,“大明本来就有很多骄兵悍将,如何安置他们,在皇上眼中是个大难题。而且历代王朝开国之后,都会面对这个难题。那就是如何安置那些打仗打赢了的士兵,很多皇帝都用了裁撤的方法给的银子很少,导致士兵当中怨声载道。”

  “于是便出现了士兵哗变的事件,最后皇帝不得不用强硬手段镇压。这不但有负于那些为朝廷建功立业的军士,皇帝自己还弄的很闹心。”

  “而把他们安置在异国他乡成家立业,就是最好的办法。”

  “只不过他们以前的家乡都是在大明境内,估计有很多士兵不想在异国他乡安家。他们会非常思念故土,思念家乡的亲人,千方百计想要回国。”

  “想要回国?”朱棣道,“以后倭国就是大明的行省了,在倭国不就是在大明国吗?”

  “只不过换了一个行省而已。”

  “传令下去,那些不愿在此地成亲的军士,可以把他们的家人接到这里来嘛。另外愿意在倭国安家的,我们给他们好的福利就行了。”

  “至于语言问题,倭国语言本来就和我们的语言接近。”

  “现在再经过两边的人这么一融合,很快就能把他们的语言,给纠正到我们的官话上来。”

  请收藏:https://m.biquge0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