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64章 改稻为桑_支教五年,大明成了日不落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之前那个反对的御史,说汽轮纺织机纺织速度快了,会让很多人失去工作,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不错。他们失业了,自然可以去做别的事情。”汪广洋道。

  “咱不是来听你们说好坏的,而是让你们提建议的。”朱元璋神情一凝,道。

  “禀皇上。”此时,杨宪站出人群,道,“汽轮纺织机生产速度太快,江南地区的蚕茧肯定会不够用了。以前一年的蚕茧,估计半个月就会被消耗光。”

  “因此臣建议,在江南三省,全面实行改稻为桑。”

  “只有在三个省全面种植桑树,才有可能满足汽轮纺纱机的生产。”

  “这才是你们该说的。”朱元璋道。

  改稻为桑?

  众文武大臣听了,顿时沉寂下来。

  这是一件大事,关系着江南地区的安定,和是否繁荣。

  如此重大的举措不是儿戏,绝不能轻易下达,必须要好好廷议一番。因为这个举措一出,会立刻影响到江南地区,几千万的黎民百姓。

  “皇上,桑树需要三年才能收获,拿来养蚕结出蚕茧,卖给纺织工坊,换取收益。”刘伯温道,“而这三年内,百姓吃什么?”

  “江南地区本就是大明的产粮大省,如果都改成了种桑树,大明的粮食可能就不够吃了。”汪广洋道,“丝绸虽然能拿到海外卖钱,销路也很好,但金银毕竟不能当饭吃。”

  “我们的海外贸易不是很发达吗,我们可以从海外收购粮食。”宋濂道。

  “恐怕不行。”这时候,商部尚书沈万三站出来道,“海外盛产粮食的区域也就那么几个,每年的产量有限,如果我们一直购买,他们必定要涨价。”

  “而且是三个产粮大省全部种植桑树,其中粮食的缺口必定很大。”

  “而且把良田改成桑树,似乎有点可惜。”李善长道。

  “如果不把良田改种桑树,其他劣质的天地,种出来的桑树产量满足不了如此多的蚕桑养殖户。”杨宪道。

  “尔等都别吵了。”朱元璋道,“咱已经决定了,在西南大规模种植桑树,让那里的百姓人人养蚕。到时候再把他们生产出来的蚕茧,全部供应给江南地区。”

  “西南地区丘陵山地众多,没有大平原,粮食产量本就不高。把桑树种植在山上,或者田埂上,也是废地利用。稻田照样可以种植水稻,对那里的粮食生产影响不会太大。”

  “江南产粮大省,不必改变。毕竟,粮食才是国之根本。在江南改稻为桑,就有点动摇根本的嫌疑。我们不能为了一时的纺织生产,耽误了大事。”

  “皇上圣明!”群臣说道。

  “从遥远的西南供应蚕茧给江南,就有点耗时耗力了。”李善长道,“那里的山路难行,官道破烂,运转到江南起码需要一个月时间。”

  “这总比动摇粮食根本的好。”刘伯温道。

  “如此一来,就必须大规模修建官道了,以方便蚕茧的运输。”杨宪道感叹,“一个新机器的诞生,就诱发了诸多的相关问题,甚至改变全国。”

  “不错,不错!”

  人群闻言,纷纷表示赞同。

  “如果能有什么快捷的运输方式就好了,我们目前都是用马车运输。”刘伯温突发奇想。

  请收藏:https://m.biquge0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