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3章 天朝上国不学习乡下语言_支教五年,大明成了日不落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习海外小国语言的念头,天朝上国学习乡下人的语言?

  除非是想去海外掠夺,才需要学外语。

  “此外,本官此前所开的钱庄,会对各位开放借贷。”沈万三道,“年利只需五厘!”

  “年利五厘!”人群再次被震撼到了,“这简直相当于白借给我们银子。”古时候的借贷利率都很高,王安石变法号称以民为本,收息两分,利率算下来一年都在50%左右。普通年代的利息在80%到100%左右,要是在动乱年代,利息更是高达两倍三倍。

  导致很多人不敢借钱,还不起钱就要卖身为奴。

  而沈万三给他们的五厘利,只相当于一年12%的利息,对他们来说简直是白给。

  “太好了!有了沈大人的钱庄给我们借钱,我们就无任何后顾之忧了。”人群说道。

  会见各商户很快结束了。

  送走人群之后,沈万三便和两位夫人躲进了书房。

  书房正中间供奉的不是什么财神,而是一个看起来很破旧的聚宝盆。

  当夜,三人拟定商贸条例,通宵达旦。

  现在大明的商业刚刚开始发展,全国各地的商机遍地都是。相信只要不是太笨的老板,都能在这次的商业大潮中赚到大钱。

  商人买卖百姓所需的必需品,用的都是洪武宝钞。

  有他们的加入,会极大的帮助新面值洪武宝钞的流通,让百姓不再依赖洪武通宝铜钱,更加利于币改。以前朝廷的币改实施起来困难,就是因为就连商人都不认同。

  如今有了商人的认同,有了沈万三这个巨富的钱庄在背后支持,币改施行起来会顺风顺水。

  大明从此举国都用洪武宝钞,指日可待。

  而且朝廷把铜,金,银全部收回之后,洪武宝钞的地位会更加稳固。

  唯一的缺点就是洪武宝钞有点大,就像A4纸一样。人们做大买卖的时候要拿很大一摞,有时候还要用书包那么大的袋子装钱。

  ……

  大明的商户集体高兴了,那些封建贵族阶层却是愁容惨淡。

  李府。

  李善长正在和胡惟庸关起门来密议。

  如今皇帝的锦衣卫太厉害了,几乎是无处不在。很多大臣家里发生的大事小情,第二天就能传到皇帝耳朵里。

  李善长也是再三确认不可能被偷听之后,才敢和胡惟庸在密室中商议起来。而且害怕动静太大遭到皇帝猜忌,还只请了胡惟庸一个。

  “没有了土地,以后我们这些人就和普通人差不多了。”李善长道,“钱财又有什么用?要是到了乱世,还是土地和粮食最有用。”

  “恩公说的不错。”胡惟庸道,“而且随着皇帝币改政策的实施,以后我们手中就只有洪武宝钞而没有银子了。遇到乱世,宝钞就是纸。”

  “土地公田制加‘推恩令’,加上现在的币改,已经极大的降低了别人反叛朝廷的可能。皇帝的权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加强。”李善长道,“那人给皇帝出的计谋,真是恶毒啊!”

  要是放在普通人眼里,秦宇的这两条绝对治国策略,绝对是利国利民的重大举措。加强了皇权也是利民,朝廷都不稳固了,百姓自然没有好日子过。

  但是这两条都触犯了李善长这些人的切身利益,他们就觉得非常的恶毒。

  请收藏:https://m.biquge0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