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一章 媒妁之言_宋时从梦华录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道:“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说的好啊!”老夫人笑着看向杨秉道:“小郎君可有婚配?”

  她自然知晓杨秉并无婚配,小二回来的时候将周柏的那番话转述了一遍。

  只是此时在问一遍,就是不能失去了名门望族的气度,否则表现出一副步步紧逼的姿态让人觉得家中女子恨嫁。

  杨秉答道:“尚未,家中对于我期盼颇高,所以并未谈及婚配之事!”

  他心中的确季动过,那个巧笑倩兮的女子像是在窗户边与自己遥遥相望。

  可是如今的自己却是科举为重,他强行将这些想法压在心底。

  老夫人笑着说道:“那郎君心中可有心仪之人?”

  吴沅已经羞怯的低下来头,自从上次一别她已是情根深种。

  杨秉道:“回老夫人的话,这些年里余只盼不负长者殷殷期盼所以不敢有任何懈怠,所以心中未敢想有其他诸事!”

  他觉得自己心中的那份季动,还不明确是不是喜欢,也自然不会在长辈胡言乱语。

  “杨公子觉得我家小六怎么样?你们也有过几面之缘”

  杨秉回道:“吴姑娘温良贤淑,姿容眣丽”

  老夫人如一位亲近的长者,笑着说道:“那小郎君我家小六与你年纪相彷,我对你也颇为中意,不如两家定下婚约借秦晋之好?”

  这京中榜下捉婿之风盛行,多会先定下婚约在通行家中知晓,早早的将此事定下来。

  这并不是没有先例,所以老夫人才会有如此发问。

  不过杨秉虽然无结姻亲的打算,可在这场场合却是不能如此之言。

  一旁的周柏倒是乐得杨秉答应下来,那么他与杨秉的关系又近了一层便是连襟的关系了。

  杨秉躬身说道:“婚姻之事,媒妁之言姻亲之事余不敢擅作决定,还请老夫人见谅”

  “我曾与父母师长面前说过,需待进士及第之后再考虑婚姻大事。”

  一旁的吴家四娘子站了出来道:“你若是一日不中进士便一日不考虑婚娶,难道要我家小六便一直等着你不成?”

  他身边的是一位身着燕服的青年男子,乃是他的夫婿见她如此说轻声道:“四娘”

  意思是不要让她插入其中,可是吴家的六个姐妹之间关系深厚,她如何见得自家小六受得这等委屈。

  如今的周家的廉溪先生虽然是他的长辈,可是这并非是求亲,所以自然作不得半个父母,也没有半个媒妁之说。

  吴沅神情有些低落,不得不说刚刚的她是抱有期望的,可是这样的结果难免会让她心底生出失落。

  她强颜欢笑道:“四姐,若是与杨郎有缘我是愿意去等的”

  无论是高门望族还是民间凡俗女子,及笄之年的女子就是适婚的年纪了。

  她的意思是若是杨秉喜欢她给予她这个盼望,她是愿意等下去的。

  可是老夫人却是不愿的,如吴家这样的望族想要与她家结亲的不知凡几。

  自然不会为了一个年轻人,而苦苦哀求结成姻亲关系。

  请收藏:https://m.biquge0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