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二十六章 百官论罪_宋时从梦华录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官员拂袖退了回去,又一绯袍官员站了出来作揖道:“臣,宣徽北院周言有问!”

  上座继续答:“准!”

  他看向杨秉问:“三代以下,谁人可称贤君?”

  杨秉回话:“首推汉文帝!”

  汉文帝与民修养生息,品德也符合儒家所推崇的亲民近民之美,慈恕恭俭之德以此论之为明君。

  绯袍官员周言好似阴谋得逞一般,继续问道:“文帝之贤,文景之治后世莫不颂之,你却在这奏疏之中引用狂生贾谊之言,借贬低汉文帝来贬低当今官家!你既言文帝为心中第一贤君,为何奏疏之中多有贬低,难道不是太过求全苛责!”

  还有些官员也是挪挪脚唇齿微动,也是摩拳擦掌跃跃待试。

  仅仅一名御史台官员被说退,一点也没有让他们消减士气,反而宣徽北院的周言此话一出振奋了精神,有些官员甚至忍不住叫好。

  还有上座的赵恒面对这一番语言交锋,也是精神一振心中想着状元及第也好,文采斐然也罢,终究只是一个年轻人而已。

  杨秉眼神之中并无慌乱,没有锋芒毕露的姿态只有悠然和澹定道:“文帝不尊孔孟,崇尚黄老之道无为而治,因此有优游退逊之短,怠废政务之弊,但臣仍认文帝为贤君,文帝道德博闻,愍民惠礼,以百姓之心为心,景帝光文帝之德方才有文景之治!”

  此处的黄老之学乃是黄帝与老子,而赵恒立道醮,大兴土木所行的可不是黄老之学,自许道士而非天下君主。

  杨秉在奏疏中有言官家此举乃是以一人之心夺万民之心,无与民修养生息。

  再次退去后,人群之中方才引起一些骚动开始喁喁私语起来,纷纷思索应对之言。

  一个熟悉的身影站了出来,一身绯袍作揖道:“臣,学士院王素有问!”

  赵恒面色阴沉,挥了挥手身旁的内侍道:“陛下有言,准!”

  王素看向了杨秉,这个当初并不被他看在眼里的地方官宦之子,后来却是走在了一条青云之路上。

  从对方的身上王素看见了当初贺信的影子,一样的天真和迂腐,他的内心嫉妒使得他想要将对方从鸿云之上践踏到泥土里。

  在他的心中,圣人的话是说于人听的,拿来办事却是百无一用。

  所以他将仁义道德挂在口边,所行的也皆是寡廉咸耻的事情,这也是当初柯政与杨秉说过王素其人,貌似忠勇,内实奸猾。

  王素道:“杨秉你在奏疏中有言三代以上有所为而为,三代以下无所为而为,可是?”

  杨秉应声道:“我的确在奏疏中有言!”

  王素说道:“三代以上有所为而为,而你在奏疏中有言秦皇,汉武,唐宗皆是明君,可儒家有言内圣外王,此三位君主不过是霸道而已,以德行仁者方才为王,岂能合二为一说!”

  他在说杨秉前后矛盾,对于

  请收藏:https://m.biquge0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