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91章 两败俱伤_大唐风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一天到晚总像个木头一样坐在属于他自己的位置上,政事堂开会的时候,他也很少言,但此人一旦言,几乎字字珠玑,众人都不能不叹服。

  而且,根据李昭德这些日子的观察,姚元崇此人明面上是清流中人,对于李武两家的争斗从不插手,从不置喙,完全置身事外,暗地里却还是有些偏向李家的,只是这种迹象很少有人能现罢了。

  李昭德觉得,此时李党和武党之间的势力,还处在一个相对平衡的阶段,若是姚元崇能站在李党这一边,为李党出谋划策的话,李党的胜利之望自然要大了不少。

  怀着欣喜的心情,李昭德打开那封信一看,顿时怔住。原来,那信上并无其他内容,只有一个字:忍!

  忍?李昭德冷笑。

  想当年,来俊臣侯思止等人还异常猖獗的时候,李昭德就没有忍过。那时候,满朝文武都对酷吏闻风色变,卑躬屈膝,唯有他李昭德一直对他们冷目以对,他甚至将侯思止生生杖毙。而即使如此,来俊臣也没有办法将他怎么样!如今,来俊臣死了,朗朗乾坤,如何反而还要忍了?

  忍?李党的群臣同声冷笑。

  皇帝武则天已经一天一天的老下去了,眼看着武家的人在朝中的势力越来越大而李家的亲王不是被软禁就是被流放,有的甚至被杀。现在落叶凋零,只剩下两个,还朝不保夕,这些以忠心自居的臣子们自然是食不知味,夜不能寐,只想早一步把皇嗣和庐陵王解救出来。现在要他们忍,怎么可能!

  李昭德认为姚元崇不过是想当和事老而已,并没有帮助李党的诚意。李党的其他人认为姚元崇已经投靠了武家,这封信是缓兵之计。于是,这封信非但没有被采纳,反而引得群情激奋,若非大战在即,谁也不愿再树强敌,大家简直就要把姚元崇也当作大敌来对付。

  第二日,劾章迭上,这一次群臣的目标,直接指向了武党的第一人——魏王武承嗣。

  大家的理由也很充分,武承嗣无治政之能,却身居相位,对于朝廷公务非但无助,反而有滞碍。

  还有的弹劾武承嗣贪赃枉法欺君罔上反正只要有点小小的过失,就把个泡沫吹得大大的然后爆出来。

  其实,这些人所说的事情,也不是信口开河。武承嗣这厮从小就是个不学无术的纨绔,长大后还没有来得及开始立志奋,就和全家一起被流放到岭南,刚学会怎么种菜开荒,又被那位把把他们送到岭南的姑姑给接回来享受荣华富贵。

  这样的经历让武承嗣不可能有时间学习什么治政,而且他属于那种一步登天的,在地方上没有当过县令刺史,在朝廷里又没有当过给舍尚书,直接就当了宰相,自然会闹出不少笑话。

  而且,武承嗣这人还有一个毛病,就是比较贪。这也是他多年吃苦

  请收藏:https://m.biquge0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