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699章 退兵_挽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达了后金的大营,为黄台吉带来了两个不太好的消息。一名信使来自马兰峪,他带来了一位驻守在马兰关的蒙古首领的口信,口信中说:昨日凌晨明军袭击了马兰关,当时关内的守军还不到200人,其中还有五、六十名投降的明军,来袭的明军起码有数百之众,他们根本难以抵挡。

  在战况最为激烈的时候,那些投降的明军突然反正,使得马兰关终于失守。他迫不得已之下,只好带着五十多名部众退往了西南方的马兰峪。

  根据这位首领的描述,这些进攻的明军来自于西北方的黄崖关方向,其中还夹杂着不少蒙古人,似乎是察哈尔人。

  这位首领还继续说道,马兰峪不过是个小城寨,里面的物资早就被两红旗搜刮一空。而且他同马兰峪的蒙古首领合兵一处,也不过不到三百人,但是城内的投降明军和住户却有近千人,他和驻守马兰峪的蒙古首领都不认为,他们能挡住明军的进攻。

  因此两位蒙古首领期望黄台吉能够派兵支援他们,并带上一些物资过去。如果黄台吉无法办到,那么他们在原地坚持抵抗三日,便不得不撤离了。

  察哈尔部有可能插手后金同明国之间的战争,这顿时让后金的诸位将领意识到,现在已经到了不得不撤退的地步了。否则察哈尔部出动大军封住他们的退路,他们就不得不同明军在关内拼命了。

  如果这种最坏的局势真的形成了,不管他们能不能逃出生天,这只部队中的大多数人都未必能再回到沈阳。而后金同明国两败俱伤,得到便宜的便只有林丹汗了。

  听到了这个消息之后,黄台吉心中也算是松了口气,他也不必在绞尽脑汁的去想什么退兵的理由了,察哈尔部插手后金同明国的战争就是一个最好的理由。

  而第二位信使传来的消息,则是土谢图汗奥巴的口信,奥巴告诉黄台吉:明军在东路发起了反击,武纳格调度无方,使得滦河上的石桥被明军夺去。

  失去了这座石桥之后,他多次发起了反击想要夺回桥头的营垒,但是驻守金山营地的鄂本兑毫无战心,每次进攻桥头营地都败退了下来,还让明军切断了他们同东面武纳格部的联系。而明军切断了后金东西两部的联系后,有隔开了他同金山营地之间的联系,然后倾尽全力的攻击他的汛地。

  由于此前科尔沁部的将士被黄台吉陆续调走了三分之二强,因此只剩下千余人马的他虽然奋力杀敌,但终究不敌明军上万兵力的进攻,不得不向后方退去。

  奥巴还狠狠的告了武纳格和额本兑一状,说这两人在他同明军主力交战时袖手旁观,完全不理会他的死活,使得他不得不脱离汛地撤退。

  奥巴让人传这封口信时,崇祯就在东路军中的消息还没有传到他耳中,因此他的这位使者也就没有提及崇祯的存在。

  得到了这两个消息之后,在场的女真亲贵就开始讨论起这么撤退的问题来了。至于原本开会要讨论的,要不要撤退的问题,显然被直接跳过了。

  黄台吉放弃了继续作战的念头,而参加会议的女真将领又思归心切,因此一个撤退方案很快就被整理了出来。

  在这个方案中,科尔沁部人马同两黄旗人马先跟随黄台吉东去,名义上是增援东路军。

  其后就是两红旗和两白旗撤退至遵化,最后是镶蓝旗撤离。当女真人全部撤离之后,才会轮到蒙古各部的人马撤离。

  为了避免引起混乱,黄台吉决定对队伍的撤离顺序进行保密。另外他重新恢复了蒙古左营的设置,依然还是任命了恩格德尔作为蒙古左营固山,让他统帅这只蒙古军队殿后。

  请收藏:https://m.biquge0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