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九十八章、王书辉下乡记 1_时空之门1619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模的饥荒。《明史记载》,“……淮北居民食尽草根树皮,甚或数家村舍,合门妇子,并命于豆箕菱秆。此渡江后,灶户在抢食稻,饥民在抢漕粮,所在纷纭。一入镇江,斗米百钱,渐至苏、松,增长至百三四十而犹未已。商船盼不到关米,店铺几于罢市,小民思图一逞为快……”。也就是说,整个淮北地区现在到处都是灾民。

  王书辉已经命令通商处专门组织船只,装载今年新出品的,由土豆、地瓜和玉米磨粉后,高温处理,使用机器压制的粮砖,准备到淮北地区吸纳灾民了。王书辉立即给呆在旁边的书记员下达了,本次灾民的吸纳,采用的新标准:十八岁以上,三十五岁一下的育龄妇女要占整个招纳人数的六层。十八岁以下青少年要占三层。剩余的配额,为三十五岁以下的青壮年男性。

  赵三才听了这话,对王铁锤的不满又上升了不少。本来机械加工部门的人员就紧缺,就因为王铁锤提了一句职工想要老婆的事情,在人员的吸纳上就出现新挫折了。

  郑千里对王铁锤也很不满。在这个毛头小子看来,讨老婆的事情算个毛。现在事情这么多,工厂运营方面各种问题层出不穷。王铁锤不关心工厂的生产问题,反倒是为了职工讨老婆的小事情费这么多的功夫。有时间有精力,多研究研究怎么能够实现安全生产,怎么提高工厂产量的事情好不好。

  王书辉倒是觉得挺高兴。他自己就是个粗疏的性子,对于职工的实际需求,他并不是很了解。实际上,无论是在现代还是在古代,对于普通人的生活是什么样的,普通人的主要需求是什么样的,他都不是非常的了解。王铁锤在对职工生活上体现出来的细心,倒是让王书辉很赞赏。

  他借着这个由头对郑千里和赵三才说道,“原来我把老王安排到工委会当代表,很多人就反对,原因无外乎是老王的文化考核成绩不够突出,说老王的水平不够。但是我却知道,老王是干了一辈子铁匠的人,即使他的专业技术现在看来用不太上了,但是对于生产第一线的事情,在我们这些人里还是老王最清楚。”

  “你们是工委会的代表,复兴会的钢铁事业,是整个复兴会实现目标的基础。你们不仅要关心技术问题,关心生产问题,关心职工的专业素质和文化学习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向老王学习。实实在在的关心职工们的基本需求。”

  郑千里听了这话,不满的说道,“师尊,现在我们复兴会给职工提供的生活条件,比一般的地主老财家怕是还要好些。就是在我老家山西,也只有几大商帮的家里,才能过上这样的日子吧。您老人家就是不知道底下老百姓过得是什么样的日子。在我们复兴会干活,要吃有吃,要穿有

  请收藏:https://m.biquge0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