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406章 谁是叛贼谁是官军_大明嫡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底不由闪过一丝惊讶,等到再抬头的时候,任亨泰已经和茹瑺两人并肩走到了前头。

  翟善左右环顾,只觉得一阵寂寥。

  他望了望侧后方,是刑部、都察院、大理寺的人,见到翟善看过来,众人便纷纷低下头,只顾着走动。

  翟善翻翻白眼,又向着一旁望了望。

  是通政使来征。

  来征看到吏部尚书正目光幽幽的盯着自己,也不曾反应思索,便是拱拱手,然后抬起头望着万里一色的天空,似乎是想看出今天的天空有什么不同。

  到这里翟善便绝了再找人唠叨的心思,抖了抖衣袍提溜着卷在一起,藏住合在一起的双手,便闷头继续往午门后的奉天门走去。

  奉天殿前御门听政,属于是除却国朝大典之外,规格最高的朝会了。

  皇帝亲自出面主持,皇太子侍立在侧,在京文武百官尽要到场,上直亲军卫加派人手拱卫宫廷。

  等到群臣皆已穿过午门,直见奉天门,整个宫中早已布设完毕。

  身着甲胄的上直亲军卫有司,置护卫官于奉天门内外,分布于奉天殿前的陛阶上下。

  又有甲胄士卒分列奉天殿外各处,一字排开,间距均匀,自奉天门延伸至午门处。

  再有锦衣卫御赐着飞鱼服,提绣春刀,沿奉天殿下陛阶为轴线,护卫于百官及皇帝之间。

  整片偌大的皇宫大内,旌旗招展,迎风飘扬,四下寂静,庄严肃穆。

  四名鸣鞭校尉就站在奉天殿南边的奉天门下,分布左右,手持鸣鞭,面向北边。

  教坊司则陈设大乐于丹陛东西两侧,朝向北。

  仪礼司则设同文、玉帛两案在丹陛东侧。

  华盖浮动,龙椅置于丹陛之上,可坐望殿前满朝文武。龙椅东侧向前,便是一把交椅侧方,乃皇太子之位。

  当最后一名官员从奉天门下走过,四名鸣鞭校尉便开始微微的转动着执鞭的手腕。

  朝议监察御史,在四处纠错,警告站错位置或举止有误的官员。

  带着露水的凉风一遍遍的刮过,却无人再发一言。

  御史们开始从官员群里撤出,二十四衙门的宦官便往奉天门下传递消息。

  以黄丝编织而成,鞭梢涂抹蜡油的长鞭,开始在四名鸣鞭校尉的舞动下扭动出如波浪一样的影子。

  此时晨时薄雾引入宫廷,迷了凤台鸾阁,祥瑞宝气裹着奉天殿。可谓是含烟御柳拂旌旗,带露宫花迎剑戟。

  恰此刻。

  奉天门下,鸣鞭校尉们已经全力带动着手中的长鞭。

  以传承自周礼时代的技艺,驱使着长鞭在奉天门下发出更加响亮的声音。

  周礼有记:掌执鞭以趋辟,王出入则八人夹道,公则六人,侯、伯则四人,男、子则二人。

  一声鞭响。

  将所有的传承,从上周时期给拉回到如今的大明洪武二十八年。

  当第二声、第三声鞭响发出。

  整个应天城里都好似在回荡着

  请收藏:https://m.biquge0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