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89章东京之惑_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铁路上,尸骨累累,朝廷欠饷不发,地方厢军草菅人命,而虞允文却高坐庙堂,不闻不问。

  还有人指责虞允文加重商税,使无数小型商社濒临破产,无数人失业,穷困潦倒。

  更有甚者,指责虞允文执政期,各大城市房价暴涨,原本寄住在州府大城的普通百姓已经连睡觉的地方都没有了。

  人们开始怀念圣武皇帝陛下和徐处仁执政的年代。

  有人公开在大街上演讲说那个年代,一切都是拨乱反正,财富向底层百姓自由地展开,每一个人都有机会成为有钱人。

  而现在,当朝者已经腐败,他们趁着圣武皇帝陛下战死西域,准备出台一系列恶政,盘剥百姓。

  东京的某些小巷子里已经出现了一条条打字:虞贼不死,天下必亡!

  在舆论发酵后的一段时间,有人开始高呼:自由万岁,百姓需要自由,需要平等,需要知道真相!

  于是,一批批百姓到东京城的大街上,开始对官府示威。

  随后,东京城开始出现“辽王当主神州”的言论。

  若不是枢密使张孝纯站在虞允文这一边,东宫里的赵淳已经被废除。

  而御林军中年青一代声名大噪的小公子陆游,随后进入枢密院,面见了张孝纯。

  在数月前,才十七岁的陆游临危受命,统领一万御林军和三万厢军,开始在黄河北边州府设置防线。

  这如同当年金兵南下的时候一样。

  与此同时,枢密院开始向南边的各州府抽调地方常备军队,进京勤王。

  而虞允文那一边,则开始主持由皇贵妃垂帘听政的局面。

  至于皇后朱涟,因赵谌谋反,皇后被软禁宫中。

  此举更是激怒了以周朝为首的老一派改革大臣。

  很快,原本已经消失的党争,竟然在这种时期死灰复燃。

  朝堂上下的大臣们都开始明显站队,以虞允文和张孝纯为首的太子派,以周朝为首的拨乱方正派,开始形成对立。

  周朝掌三司要职,他以赈灾为由,压着御林军的军饷不发,并且南边的转运使们都接到了暗示,粮草以灾区的为先。

  如此这般,黄河前线的军队粮食明显减少,为此张孝纯不得不从东京高价买粮,而导致东京城粮价暴涨。

  这一条线直接牵扯到了民生,以至于东京城民怨沸腾起来。

  如此混乱之局面,让无数早已蛰伏的政治投机者们欢呼雀跃。

  这些天,无数学生也开始躁动不安。

  有人公开给周朝写信,表示周相公应以天下为重,联合皇后出来主持大局。

  还有人则认为虞相公千秋大义,当挺身而出,接受御林军的调兵和指挥权,以军队全线接管东京城,并拥戴太子继位大典。

  靖康十五年的上半年,世界的中心,大宋的京师,就这样陷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混乱状态。

  人们仿佛又回到了当初金兵南下的那种恐惧之中。

  偏偏宗泽在皇帝西征之前病故,军督府的元帅之位暂时空缺。

  而巧的是,已经从幽州退回来养病的种师中,已经病得站不起来了。

  靖康十五年四月,一直不相信皇帝战死的虞允文终于安耐不住,打算联合张孝纯,迎太子赵淳继位新皇。

  以新皇的名义,将军权、司法权、财政权和行政全部授予他虞允文于一身,来以最果断的手段平息这一动荡。

  这一提议,遭到了一半大臣更疯狂的反抗。

  有人说东京城内正在酝酿着一场大规模的流血政变。

  请收藏:https://m.biquge0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