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11章再给十年_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开始吹捧起亚斯・斯密的那套自由贸易理论来。

  赵桓这才意识到,这是这群新政改革派,在前十年的粗犷式发展中尝到了甜头的想法。

  赵桓清晰记得,在靖康二年,自己提出新政之策的时候,朝堂上还一致认为商人不能放任,否则国必乱。

  但短短十年,新崛起的商人,朝廷每年巨额的商税,以及商业的空前繁华,让朝中许多人都忘记了初衷。

  这其实也是赵桓当初为何要替换掉徐处仁的原因之一,唐恪也是。

  这些老派的新政大臣,已经深陷其中。

  不然前年民间也不会出现商人弄权,勾结官员的丑事了。

  唐睿从皇帝的马车上下来,马车匆匆离开。

  一个小厮匆匆忙忙赶到户部侍郎丁秋的府邸送信。

  “可是看清楚了?”

  “千真万确。”

  那小厮离开后,丁秋陷入沉思。

  唐睿现在是商虞司的司丞,不容小觑,是什么人在马车里,让他进去了,又下来?

  恐怕也只有一个人了。

  皇帝去东京超市那里做什么?

  他们又聊了什么?

  大朝会期间,如此敏感的时期,皇帝居然还出了皇宫。

  明年的政策方向到底是什么样的,牵动了无数人的心。

  虞允文一定会继续加大皇家商社的数量来扩充自己的势力,皇帝会不会同意?

  丁秋收拾了一下,他也跑到东京超市,看那里到底有什么,能让皇帝微服出访。

  老实说,丁秋这个管人事和户口的,对经济那一套并不算在行,他对东京超市的理解不深,只是觉得这是新鲜玩意儿而已。

  赵桓回到皇宫,还没到延福宫,一边走一边道:“让虞允文来见朕。”

  邵成章提醒道:“陛下,还有半个时辰就要开始大朝会了。”

  “半个时辰足够了,迅速让他来见朕。”

  邵成章连忙跑到政事堂。

  此时政事堂已经有许多官员聚集,正在等候大朝会的开始。

  有的在喝茶,有的在闲聊。

  见邵成章来了,连忙都作揖道:“邵中官。”

  “大相公呢?大相公。”

  虞允文正在和陈下棋,见邵成章急匆匆赶过来,便知道是皇帝要找自己了。

  “大相公,陛下有请。”

  立刻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虞允文身上。

  大朝会马上就要开始了,陛下怎么在这个时候请虞允文过去呢?

  虞允文也不敢耽搁,快速跟邵成章一起,向延福宫赶去。

  “臣参见陛下。”

  “坐吧。”

  “谢陛下。”

  “朕将你的下一个十年之计都看完了。”

  虞允文不说话,但他心里已经有数,皇帝要临时改了。

  “大相公,东京超市去看了吗?”

  “启禀陛下,臣去看过。”

  “如何?”

  “甚好。”

  “那你打算如何?”

  “在东京开设一千个超市。”

  见皇帝不说话,虞允文知道自己的想法不被皇帝认可了。

  他也不再多说,静候皇帝说话。

  赵桓站起来,来回走了几转。

  虞允文也不敢单独坐着,他站起来在一边等着赵桓。

  赵桓突然停下来,似乎打定了主义:“再给十年,让一批人先富起来吧。”

  皇帝的意思很明显,暂时不增加皇家商社了,让民间自由去发展。

  皇帝这个想法,相当于变相承认了徐处仁、唐恪和周朝等人的观点。

  依然保持着新政以来的态度,对民间不做过多干涉。

  就目前来看,皇家商社已经够多了。

  它们把控着大宋的核心资源,例如煤矿、铁矿的侦查和储存,例如粮食的生产、畜牧业、钢铁、铁路、公路的制造等等。

  虞允文想要将一些手工艺品和服装业收归上来,对战争的物资储备做宏观调控,这个想法没错,但显然束缚住了大宋商业自由发展。

  “陛下,若太过放纵,官商勾结会在此重演。”

  “大相公,朝廷通过皇家商社,平衡物价,控制核心即可,其余的,让民间去折腾吧,官商勾结不法,按照律法严惩不贷。”

  赵桓突然想起一句话:“除了防,还要理。”

  请收藏:https://m.biquge0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