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4章新旧学之争起靖康二年年终汇报_回到宋朝之帝国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们最怕的是什么?

  是皇帝责骂吗?

  不是!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皇帝责骂你,是你的荣幸。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皇帝的时间多宝贵,能拿出时间来骂你,在你身上浪费情绪,说明你是皇帝看中的人。

  所以,大宋朝的官员们到底最怕什么?

  最怕自己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这种东西是最无奈的,最不可能挽回的,最倒霉的。

  所以啊,张沅肠子都悔青了。

  万万不该睡醒了打开那扇窗户啊!

  第二日,朝堂之上。

  徐处仁汇报了几个重要的事情。

  一、去年关于迁移二十万人到东京城一事,已经完成任务,今年东京城多了二十万人,一部分人住进了城外的新宅区,一部分人则在城内租房住下,极少部分人在东京城内买了房,这些能在城内买房的都是超级富豪!

  新的外来人口除了能买得起房的,户籍都被登记为客户,他们大多是乡村下户,周边城镇的下五等户。

  有的是被迫来到东京城,有的是愿意来东京城。

  当然,在徐处仁的汇报中,这些人听说能到帝都来,各个欢天喜地。

  不过,来了一段时间,许多人在东京城也找到了养家糊口的工事,渐渐大家的情绪也都稳定下来,甚至生活似乎比以前要好过一些。

  二、关于中原、南方空置出来的田地售卖、收归和分配的处理。

  一半的田地卖给普通百姓,平均每人一亩地。

  另外一部分则拿出来,由枢密院统计近两年军中有功将士,按照军功分配田地。

  最后一部分则收归朝廷自有。

  三、关于新税政的落地实况。

  现除蜀中、夔州未实施新的税政,整个大宋都已经在按照新政实施,包括广南东路和广南西路,以及福建路。

  四、关于新农学执行的情况。

  陈旉在江陵府的新农业生态已经初步执行,执行的村镇,粮食的产量,比往年翻了一番!

  五、水泥制造厂已经有三座在江陵府动工完成。

  之所以选择江陵府是因为江陵府地处华夏腹地,四通八达,通往东南西北皆为便利。

  水泥年后可开始投入试用阶段。

  徐处仁汇报完后,唐恪便开始汇报他商部的事情。

  一、今年东京城有二十万人在商虞司的招募下,获得了工事,有了收入。

  北都幽州、西都长安、东都杭州,分别有十五万人、三万人、三万人加入了朝廷工事的队伍。

  二、艺造局下的大宋四大官绣年产五万匹丝绸,官窑年产三万陶瓷。

  事实上,官绣以往比这要多很多,只是两浙和江东路一带,几年前因方腊造反,波及甚广,连丝绸的产量也受到了严重的波及。

  至于民间秀坊产量,商部尚未完成实际产量统计。

  唐恪在汇报的结尾加了一句:来年改稻为桑的政策开始实施,丝绸的产量将会翻倍。

  三、关于民间商人的扶持。

  目前已经确定六人,分别在东京城和其余四都,另外加上了一个江陵府。

  各自所在的商业领域也不尽相同。

  政事堂两位大佬汇报完会,便是翰林学士石子明了。

  教育和学术可以说是当今天子最重视的领域之一,他和大宋的经济、军事有着紧密的联系,是大宋国力提升的重中之重。

  请收藏:https://m.biquge0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