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九百一十七章 必然的奇迹_平凡的明穿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快捷,干净冷血。而身上还穿着重甲,手无寸铁的法国俘虏连抵抗的能力都没有,委屈窝囊的死去了。

  残忍的屠杀是对后世反复歌颂的中世纪军事浪漫主义的最好讽刺,若不是死的是贵族,兴许后世连提都不会提起。

  亨利五世的铁血作风彻底令法国人胆怯,再也不敢来了。

  阿金库尔战役如斯结束,法国方面竟伤亡五千名大小贵族,包括三名公爵,五名伯爵和九十位男爵,一千多贵族被俘,损失过万兵力。

  英国方面战死的贵族仅仅十三人,其中包括爱德华三世的孙子约克公爵,长弓手战死了一百人左右,伤亡比例就是这么大的悬殊。

  三天后,李秋随着疲惫的英国人抵达加莱,等待合适的风向,十一月中旬,陪同亨利五世在多佛登陆,一周后到达了伦敦。

  当时所有的教堂钟声齐鸣,所有人高唱欢庆的凯歌,迎接着英格兰的勇士们,歌词的大意即上帝将胜利赐予英格兰。

  教堂里,亨利五世当众感谢大明的支持,宣布中国将是英格兰永远的盟友。

  阿金库尔战役的意义深远,但真正为英国人获得的实际利益,只有哈福娄一座小城,真正的胜利还得通过漫长残酷的大战,比如攻占卡昂、鲁昂等大城市。而对全世界最大的意义,估计就是v字形的手势了。

  五年后,亨利五世完成了心愿,在勃艮底派的帮助下,名噪一时的他率军所向披靡,陆续击败了法国主力,迫使对方签订“特鲁瓦合约”。

  通过迎娶法国凯瑟琳公主,亨利五世合法的取得了法国的继承权,宣布法国沦为英法联合王国的一部分,成为法国摄政王,实际上支配了大半个法国。

  但不幸的是,正值壮年的亨利比他疯癫多病的岳父早了七个星期去世,最终没能戴上法国和英国的双重王冠。

  亨利五世和查理六世同一年去世,亨利六世和查理七世又为了法国王位再度开战,继续着百年战争。

  那时期的法国不比近代中国强多少,国家被侵略者洗劫瓜分,民生十分艰难,赔款和税费压得百姓喘不上气来。

  人民活不下去了,自是会站出来抗击侵略者,因此对那时候的法国人来说,争夺王位的战争已经转变成争取民族解放战争。

  法国的民族英雄贞德长大了,率领法国人击败了强大的英军,而她的下场和勇敢的心电影里面的主人公一样,被英国人以女巫罪处死。

  这直接导致彻底激怒了法国人民,迫使勃艮底人背弃英王,重新与法国联合。

  1437年,法军光复首都巴黎。

  1441年,收复香槟地区。

  1450年,法国和布列塔尼联军大败英军,整个曼恩和诺曼底被收复。

  直到1558年,法军攻陷了加莱,英国彻底失去了在欧洲大陆上最后一个据点。

  不过英国人失之桑榆,开始对欧洲大陆推行所谓‘大陆均势’的政策,转而往海外发展,成为了历史上最大的日不落帝国。

  阿金库尔战役的消息抵达金陵,徐灏品味其中的细节,不禁想起了燕王朱棣,同样的身先士卒,同样的勇猛善战,也同意有着雄心壮志,都能带领军队由逆境中走向辉煌。

  但是,战争永远不能让一个帝国长青,最好的解决方式唯有文治。说穿了,对比与外国打了胜战,老百姓更在乎的是日子过得好与否,日子过不好,当上全球霸主也没用,人心向背,衰败只是弹指一挥间而已。(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biquge0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