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 224 章_我爹是王羲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与七郎所言,你几人没听到?”

  王肃之一本正经地摇头:“并未听到。阿乞能否告知我等?”

  郗恢看向王献之。

  王献之懒得理会这几个兄弟,他对郗恢说道:“阿乞兄,外面风大,不如进屋。”

  王玄之发出啧啧地声音,笑着言道:“我记得以往官奴直接称阿乞的小字。”

  如今,王献之改口叫郗恢为阿乞兄了!

  果真是订婚了,关系不一样了!连称呼都不同了!

  王玄之又说道:“可惜官奴与阿凰年纪尚小。”

  王徽之忽然看向王凝之与王涣之。

  与王徽之对视一眼,王凝之立马知道王徽之想说什么话。他出声言道:“今岁必定订婚成亲!”

  王徽之挑着眉头问道:“二郎倾心之人,莫非身在秦国?亦或是,凉国?”

  秦国求和,秦晋两国止戈休养,相互通商,有了往来的机会。王凝之语气笃定,要在今年成亲。不禁让王徽之怀疑王凝之的心上人在秦国或是凉国。

  王献之没看王凝之,他盯着王涣之。见王涣之神色惊讶,虽然只是一刹那,但还是被王献之捕捉到了。

  王献之问王凝之:“二郎倾心之人,身在何处?”

  被兄弟们盯着,王凝之神色不自在,他故作风轻云淡地言道:“总而言之,今岁我必定成婚。”

  王献之说道:“凉国?”

  王徽之摇头,他说道:“我看在秦国。”

  王操之忽然惊呼:“难怪上回二郎提议,让我将笔铺开到秦国!二郎倾心之人,必定在秦国!”

  王玄之一脸八卦地盯着王凝之,他问道:“究竟是哪家女郎?”

  王肃之也甚是关心这个问题。

  王凝之咳了咳,他低声言道:“届时,我将她带回会稽,汝等便知晓。”

  王徽之问道:“莫非不是世家女?”

  若是世家嫡女,族里岂会让她随王玄之一人离开?

  王凝之告诉他们:“是乐成王家庶女。”

  王献之愕然,他转头看向王徽之。

  王徽之微蹙眉头,他不解地问道:“原河间王一脉?如何会身处秦国?”

  当年天下大乱,其中参与者就有河间王。

  而后,政权迁往江左,琅琊王氏助晋元帝登基,稳定政权。其余没有过江的藩王,不是留在中原自相残杀,就是与胡人争斗。当年,旧朝的晋怀帝得知河间王驾薨,其世子也丧命,曾经下旨过继其他司马氏子弟到河间王名下,改河间王为乐成县王。到了新朝建立,晋元帝登基后。晋元帝得知乐成县王临终无子,便过继其他司马氏子弟到乐成县王名下。

  新朝皇帝换得快,晋室偏居一隅,与赵国僵持多年。渐渐地,两边司马氏的关系,便淡了。新朝的司马氏,也没有关注那些旧朝遗留的司马氏。

  到了司马道生这一辈,更是不知竟然还有遗留在中原的司马氏。

  王献之也是第一次听说此事。

  王凝之低声言道:“赵国后期,中原大乱。乐成王便迁往长安。”

  王徽之点头,比起女方的家世,王徽之更好奇王凝之与女方之间发生的事情。他问道:“你二人如何相识?”

  王玄之几人竖起耳朵,目光好奇地盯着王凝之。

  王凝之无奈,他对他们说道:“此地风大,不如到屋里再说?”

  王家兄弟赶紧推着王凝之回屋,吃着好瓜果糕点,听王凝之将讲故事。

  作者有话要说:郗道茂:或许我是全晋江戏份最少的女主?

  请收藏:https://m.biquge0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