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515章:一直拖着的尾巴,也该剪了_日月江山永为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单,参合农牧之业所带来的收益不够用,因为草原是朝廷派兵打下来的,是为了整个大明的安定,而不是为了给藩王谋福祉。

  草原各业的赋税相对来说都较低,因为要给藩王留出一些来,不然的话没有甜头谁愿意移封草原呢?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在税收上朝廷仍旧是占大头的,比例在七成多一点。

  这个对比,凭着谷王封地的那点儿收入想跟朝廷掰手腕,那怕不是失了智。

  不过凡事都有两面性,这件事对于朱瞻垶来说也不是坏事,反而是给了他一个机会。

  “我要去爷爷那边一趟,您要一起去吗?”

  整理好自己需要的东西后,朱瞻垶站起身看向了自家老爹。

  “去!”

  朱高炽相当果断,虽然他并不知道自家大儿子到底是要做什么,不过这没关系,反正到时候就知道了。

  朱瞻垶对于自家老爹的反应显然并不意外,二人一前一后离开了文华殿,只留下了一脸懵逼的朱瞻基坐在桌前,毛笔上的墨随着重力缓缓滴下,让他的功课一片狼藉。

  乾清宫。

  朱高炽父子俩来的时候老爷子正在和黄淮、杨荣二人说事儿,他们俩也不着急,索性就坐在一旁听了一会儿。

  其实也没啥,就是老爷子也收到了谷王那边的最新消息,已经开始着手让文渊阁遴选一批新的官员了。

  草原封国内的事宜都是朝廷派遣过去的官员在管理,这就是当初没有改变的那条“食禄而不治事”的规矩所在,只不过现在跟当初已经有了很大的区别了。

  最开始定下来的是这些官员一年一换。

  一来是能够最大程度上杜绝藩王勾结这些官员欺瞒朝廷,最终导致再次发生如靖难这种事情。

  二来就是朝廷也有很多的官员需要历练,频繁的更替能够让那些替补和通过科举出身的新科士子得到锻炼,充实朝廷的人才储备。

  不过后来这个时间慢慢的就放缓了不少,前两年都还是一年一换,但这一轮已经两年了还没有更换。

  “你们爷俩儿一起来,这是又有什么事儿了?”

  把事情跟黄淮和杨荣说清楚后,老爷子转头看向了朱高炽和朱瞻垶父子俩。

  黄淮和杨荣也很识趣儿,当下就躬身行礼,退出了这乾清宫。

  “因为十九爷爷的事情……其实也不算是了……”朱瞻垶说话有些磕磕巴巴的,有点儿不像平时的他,不过最后还是说清楚了。

  “其实很早以前孙儿就有这个想法了,那就是断掉朝廷给藩王的例钱,只不过之前一直没有说出来,现在正好趁着十九爷爷的事情,孙儿觉得是时候了。”

  “断掉藩王的例钱?”朱棣小吃了一惊。

  如果是别人提起这件事,那朱棣的反应肯定要更加激烈一些,但现在是朱瞻垶提出来的,又是在谷王搞小动作的这个时候,朱棣的反

  请收藏:https://m.biquge0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