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7 流言_镇国公主GL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欢和崔二都忙得脚不点地,没空与我商议,我一个人想着守礼的事,愁得半个月没睡好觉,到十一月中好容易觑阿欢与崔明德都有空的时候,约了她们在宫中见面,刚说一句:“我有件大事与你们商议。”却听阿欢抢先道:“太平,你在外面,可听见什么风声?”

  我怔了怔,转脸去看崔明德,她难得地同阿欢一条心,定定看我:“我们前些时候听说外面在传来俊臣‘请君入瓮’的故事,你在外面,一点未曾听闻?”

  来俊臣审周兴是在去岁元月,距今几乎有一年了,那之后周兴以谋反被流放,约是四、五月的时候死在当地,据说是仇人所为,六月中消息已传回都中,百姓无不拍手称快——这时候才流传起“请君入瓮”的故事,是不是有些迟?

  我蹙眉回想自己听到的消息,因不敢大张旗鼓地收集传闻,怕传到母亲耳中,显得我要做什么大事似的,所以我所收到的坊间传闻,多半是来自几个自幼便跟了我的旧人,也不曾整理成册,只由吴小浪和冯永昌汇总,间或向我口上一提,收集的未必齐全,想来想去,只能先向她们道:“我回去问问——你们是自何处听闻的?”

  阿欢不语,崔明德道:“这事宫中已经传遍,甚而添油加醋,说起来俊臣手段之酷烈,个个都绘声绘色,好像亲眼见过一样,又说当初周兴虽毒,却不及他之什一。”顿了顿,又道:“地官尚书狄仁杰、冬官尚书李游道、秋官尚书袁智宏、文昌左丞卢献等人,并为来俊臣所罗告,旨意交来俊臣勘问,今日朝后都已下在丽景门狱中。”

  我手一抖,差点将手中茶杯扔出去:“三个尚书,一个尚书仆射?”

  崔明德点点头:“去岁周兴身死,陛下又意有松懈,本以为从此冤狱渐息,谁知又来一个来俊臣。”她说到这时阿欢抬头看了我一眼,我知道她的意思,这事的关键并非在来俊臣是何等样人,而在他去年办的事,偏偏这么巧就在今年传回都中,甚而传到了宫里。酷吏之祸,源头不在酷吏,而在母亲之疑心,此事明眼人都知道,来俊臣办的那些事,要说母亲全然不知,那也是假的。这些流言明着是说来俊臣,然而暗地里影射的是什么,全凭人想象,往小里说是一小撮奸人蒙蔽圣聪、自作主张,往大里说却是圣上阴狠忌刻、滥杀忠良,散播流言的,可以是无知有觉的不平百姓、因顾惜忠良而仗义出声,也可能是别有用心的奸臣贼子、谋反不成欲以诡辞脱罪,全在母亲怎么想——不对,这流言只要能传出来,便说明有许多人反对来俊臣、同情被他诛连的大臣,而被他株连的大臣们,多半都是拥护李氏的,毋怪母亲要降诸孙为县公,又死死防着李旦,换了是我,只怕也要这样疑心。

  有好长一段时间,我们三人谁也没有说话,最后还是我道:“来俊臣急着立功,一气攀咬了这么多重臣,阿娘未必就肯依了他。再说,狄仁杰是一代名相…咳,他应当无事。”嘴上这么说,心中却着实没什么底气,阿欢蹙眉道:“不是重臣不重臣的事,见微知著…”她不愿继续说下去,还是崔明德轻轻道:“二娘回去探探,看这事究竟真是在外面传遍了,还是…只在宫里传着。”

  我叹道:“这事赌的是圣心,就算知道是特地要传到阿娘耳朵里的,我们又能如何?”

  崔明德抿了嘴,半晌才道:“陛下要稳坐江山,不可能只凭李、武二家,如二娘这样的,可说既不是李氏,也不是武氏,如我们这样的,更只能依附陛下而在。”

  我心中一动,转头去看阿欢,她说我的军学的提议太大了,可我却觉得母亲会同意。166阅读网

  镇国公主GL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biquge07.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